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逐步提升,車載導航系統(tǒng)、車聯虛擬助手、遠程停車等越來越多的智能交互配置出現在汽車上。當前,不同車型的智能交互配置搭載情況如何?用戶是否滿意?用戶更青睞哪些功能?智能交互配置還有哪些不足?為此,中國質量協會對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期間購車的用戶進行了調查,涉及豪華品牌6家、合資品牌8家、自主品牌11家,共包括25家車企的141款車型,其中21家屬于傳統(tǒng)車企,4家屬于造車新勢力,并于近期發(fā)布了《2021年汽車智能交互配置用戶體驗研究》。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管窺當前汽車智能交互配置的相關情況。
豪華品牌、造車新勢力智能交互配置率較高
為了吸引消費者,汽車廠商正在不斷開發(fā)更多的智能交互配置,例如車載導航系統(tǒng)、車載語音識別、車載無線網絡、車載藍牙、車載語音助手、車載映射系統(tǒng)(手機投屏)、車聯手機APP、車聯虛擬助手、車內手勢控制、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系統(tǒng)遠程升級(OTA)、遠程停車、副駕駛娛樂屏等。
那么,在種類繁多的智能交互配置中,哪些配置的存在感最強?調查顯示,車載藍牙、車載導航系統(tǒng)和車載語音識別的配置較為普遍,用戶經常使用率較高。其中,車載藍牙的配置率高達94%,車載導航系統(tǒng)和車載語音識別的配置率也達到85%。從廠商及車型類別來看,豪華品牌的車載導航系統(tǒng)和車載語音識別的配置率高于自主品牌及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上述3項配置率和經常使用率均高于燃油車,造車新勢力均高于傳統(tǒng)車企。事實上,造車新勢力上述3項的配置率基本達到100%。
另外,調查顯示,6成以上汽車配備車聯手機APP、車載智能語音助手、車載映射系統(tǒng)和車載無線網絡。其中,除車載映射系統(tǒng)外,其他配置中,豪華品牌的配置率和經常使用率高于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造車新勢力高于傳統(tǒng)車企,新能源汽車高于燃油車。
當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提供系統(tǒng)遠程升級(OTA)服務,近5成汽車配備了OTA。其中,OTA在造車新勢力和新能源汽車中較為普遍。品牌方面,豪華品牌和自主品牌的OTA配置率均超過60%,但合資品牌的配置率僅為25%。
再看車聯虛擬助手,整體配置率接近4成,經常使用率超過3成。其中,豪華品牌配置率為46%,造車新勢力和新能源汽車配置率分別為53%和51%。
相比之下,遠程停車、車內手勢控制、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功能配置率較低,但從用戶意愿來看,一半以上用戶愿意嘗試遠程停車和車內手勢控制功能。
用戶最關注駕駛安全功能
從用戶角度來看,使用較多的車載智能功能包括聽音樂(82%)、導航(64%)、打電話(63%)和收聽電臺(60%),其他還有社交聊天、查詢信息、看視頻、智能設備連接、車輛設置等。9成用戶認為目前的車載智能系統(tǒng)基本能夠滿足日常所需。
開關門鎖、控制車窗等車聯APP使用率較高,不少用戶還用其開啟和設置空調、查找車輛、遠程啟動、查看車輛狀態(tài)(行駛里程、用電量、充電狀態(tài)等)、尋找充電設施等。另外,對于汽車智能交互配置的更新,7成以上用戶表示進行過一次及以上更新,主要通過4S店幫忙或OTA方式升級,其中有4成以上用戶是有系統(tǒng)更新提示才會更新。
那么,用戶喜歡用什么樣的交互方式來實現上述一系列功能呢?眾所周知,車輛交互方式多種多樣,包括語音、物理按鍵、滑動屏幕控制、手勢控制、AI助手智能控制等。調查顯示,用戶最喜歡的交互方式是使用語音控制,其次是多種方式的融合。對于車載語音系統(tǒng),用戶愿意積極嘗試。
當前,智能網聯已經成為汽車行業(yè)的大勢所趨,安全、娛樂等相關的車聯網功能不斷增加。調查顯示,用戶最感興趣的車聯網功能是車輛駕駛安全服務,尤其是智能駕駛輔助、智能倒車輔助、智能變道輔助等功能。另外,導航服務、自動尋找停車場泊車、車輛售后、車輛智能檢測與診斷等也是用戶較為感興趣的互聯網功能。受疫情影響,用戶還希望車內配備自動殺菌、消毒等功能。事實上,汽車品牌是用戶購買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因素,高度智能化成為用戶購買汽車的重要因素。
車載智能功能故障率高于傳統(tǒng)質量領域
從中國質量協會的調查結果來看,用戶對于汽車智能交互配置的總體使用體驗處于比較滿意的水平。相比之下,豪華品牌的用戶體驗得分更高一些,造車新勢力較傳統(tǒng)車企略有優(yōu)勢,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體驗感知差異則不太明顯。從車主性別來看,女性更青睞車載智能配置,總體評價較高。年齡方面,“80后”對車載智能交互配置的使用體驗評價普遍較高一些。
調查中也發(fā)現,智能交互配置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據用戶反映,智能交互配置普遍易理解、易操作,但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不足。從故障率來看,車載智能功能的故障率高于傳統(tǒng)質量領域,其中車載導航系統(tǒng)故障率最高,達到31%,車載無線網絡、車載語音識別、車聯手機APP、車載藍牙的故障率也均高于20%,車載虛擬助手、遠程停車和OTA的故障率則在20%以下。具體故障主要表現為反應速度慢、兼容性低、不穩(wěn)定、不夠人性化。
語音交互是用戶比較青睞的交互方式,而智能語音交互系統(tǒng)的不足之處主要是語音識別準確率太低、反饋速度太慢,且語音冷冰冰,沒有情感溫度。日常生活中,用戶使用車載智能系統(tǒng)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網絡信號差、網速慢和功能少。
汽車行業(yè)正處于發(fā)展轉型的關鍵節(jié)點,數字化、智能化和娛樂化等帶來了新的行業(yè)生態(tài),用戶思維和需求也在發(fā)生改變。目前用戶在互動性、智能場景、體驗性、車聯網等方面的需求在顯著提升,及時捕捉用戶思維的變化并加以滿足,是車企應對行業(yè)沖擊的關鍵。
(本版圖表數據來自中國質量協會)本報記者 張冬梅《中國汽車報》(2021-11-08 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