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云上咸安報道“兒子兒媳在外邊打工,一年都回來不了幾次。一到暑假,孩子們的開心事反倒變成了我們的揪心事,我們倆老人出去干農(nóng)活把孩子丟家里也不放心,孩子作業(yè)我們也沒法兒輔導,能不能辦一個暑期學校?!?/p>
“我們聶家每年都有幾個學生考上名牌大學,是我們?nèi)迦说尿湴粒彩俏覀兟櫦椅磥淼臈澚?,我們能不能給他們發(fā)一筆獎金,既是對優(yōu)秀學子的鼓勵也是對其他學生的一種激勵?!?/p>
在村民大會上,在村灣小組屋場會上,都能見到村民踴躍發(fā)言,主動建言獻策的場景,也能見到村委會的干部在一一記錄?!叭罕娞崃艘庖?,我們要記錄、跟蹤、探討、回復,而不是聽了就過了。”聶家村堅持從一件件小事著手,切實回應(yīng)群眾呼聲、滿足群眾要求、把握群眾向往、尊重群眾期盼,以“小切口”推進“大民生”。
截至目前,汀泗橋鎮(zhèn)聶家村已經(jīng)舉行三期暑期“希望家園”班,服務(wù)中小學生200余人次;開展“金秋助學”活動三場,累計獎勵學生14名,發(fā)放獎勵資金14000元。
“每次群眾的意見,我們都會進行跟蹤式處理,合理的盡全力滿足,不合理的及時告知原因。如果說群眾提了意見,我們當耳旁風,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意見提不提都無所謂,但當我們認真對待群眾的每一個意見建議,群眾能感受到他們當家作主的權(quán)利。自然而然就會愿意將他們的想法大膽說出來?!?/p>
聶家村正逐漸擺脫傳統(tǒng)陳舊觀念,摒棄長期以來形成的“干部干,群眾看”的僵局,讓老百姓做自己的主,每一位村民都能從被動的干事者變成主動的決策者,引領(lǐng)廣大群眾集思廣益共同締造幸福生活。
(特約記者:柳杰 編輯:李洋 責編:聶國力)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