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動力電池一樣,主機廠與供應商深度“綁定”的一幕也正在半導體芯片領域上演。
近日,通用汽車總裁馬克?羅伊斯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透露,該公司將與高通、意法半導體、臺積電、瑞薩電子、恩智浦、英飛凌、安森美等7大半導體廠商聯(lián)手,共同開發(fā)能兼顧更多功能的新一代芯片。
通用汽車此類合作并非個例,同日,福特汽車與美國半導體巨頭格芯(即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宣布在芯片領域達成合作。不久前,韓國現(xiàn)代汽車也表示,希望借助現(xiàn)代摩比斯開發(fā)自己的芯片。很明顯,面對缺芯困局,越來越多的主機廠選擇與半導體廠商進行更緊密的垂直整合,而半導體廠商也在積極拉攏客戶。
芯片種類或削減95%
從今年3月瑞薩電子日本工廠火災,到第二、三季度東南亞疫情反復,進入今年以來,全球車用半導體供應鏈意外連連,各大汽車巨頭一度不得不關停工廠、削減生產計劃。
受缺芯影響,通用汽車第三季度產量和營收雙降,尤其是北美地區(qū)利潤驟降超過一半?!坝捎诔掷m(xù)的半導體短缺壓力,該季度遭遇了巨大的挑戰(zhàn)?!蓖ㄓ闷嘋EO瑪麗?博拉如是說,她預計半導體短缺將持續(xù)到2022年下半年。
面對困局,通用汽車選擇親自下場,且有意調整芯片戰(zhàn)略,大幅削減芯片種類。羅伊斯稱,隨著公司大力推進電動汽車戰(zhàn)略,再加上新款車型中的高科技功能迅速增加,例如搭載Ultra Cruise這類復雜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半導體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為此,通用希望降低半導體供應的復雜性。
羅伊斯透露,通用將聯(lián)合上述7家半導體廠商,合作開發(fā)三種新的微控制器系列,從而將未來汽車上的芯片種類削減95%。新的微控制器將整合目前由單個芯片處理的許多功能,這不僅能降低成本和復雜性,還能提高質量和可預測性,芯片生產商也能更容易滿足該公司的芯片需求。
通用汽車的設想頗為大膽,如果順利,該公司未來使用的芯片種類將減少到三個系列。至于生產,將聚焦北美。羅伊斯透露,今后通用在新型微控制器方面的大部分投資“將流向美國和加拿大”,而新型微控制器未來將進行大批量生產,年產量可達1000萬臺。
半導體廠商有此舉動并不令人意外,畢竟在芯片短缺的背景下,中國、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在爭奪半導體領域的主導權,并力爭吸引更多廠商在本地建廠。芯片也是美國總統(tǒng)拜登主導的“大基建”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將拿出500多億美元來補貼美國半導體產業(yè)的制造與研發(fā),從而督促相關企業(yè)在美國建立芯片供應鏈。
而對于半導體廠商來說,就地建廠是確??蛻艉凸闹匾绞街弧W鳛榇舜瓮ㄓ霉傩暮献骰锇?,高通是美國本土企業(yè)自不必提,臺積電此前也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
主機廠與芯片廠商深度“綁定”
在需求逐年遞增的動力電池領域,主機廠與動力電池廠商聯(lián)合研發(fā)、聯(lián)合建廠生產電池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而今,隨著芯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主機廠和半導體廠商也開啟了這種類似于深度“綁定”的模式。借此,主機廠可獲得穩(wěn)定供應,而半導體廠商可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客戶。
受益于電動化和智能化,芯片在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根據(jù)IHS的數(shù)據(jù),到2030年,汽車電子在汽車中所占成本將增至45%。在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各大半導體廠商正在爭相擴產,待芯片短缺的形勢緩解后,客戶爭奪戰(zhàn)可能會更加激烈,一如現(xiàn)在的動力電池領域。對于半導體廠商來說,早早“綁定”一些大型主機廠也是有必要的。
與上述7家半導體廠商不同,美國半導體巨頭格芯選擇的合作對象是福特。在通用官宣合作的同一天,福特與格芯宣布,雙方簽署了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目的是增加格芯對福特的芯片供應。雙方表示,這項合作最終可能會帶來專門為福特設計的新芯片,并提升美國國內汽車行業(yè)的芯片生產和供應。
根據(jù)TrendForce的數(shù)據(jù),格芯是全球第四大芯片代工廠,僅次于臺積電、三星和聯(lián)華電子,它于2009年由美國AMD半導體公司拆分而來,而后為AMD、高通甚至三星等公司代工生產芯片。多年來,格芯一直削減研發(fā)支出、剝離資產、優(yōu)化公司,雖然其芯片代工業(yè)務長期處于虧損狀態(tài),但車用芯片的短缺恰好為其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市場機遇,格芯借機于今年10月底登陸納斯達克。
在通用與福特之前,韓國現(xiàn)代汽車率先于今年10月宣布,希望自研芯片,以減少對外國芯片廠商的依賴。同時,現(xiàn)代汽車指出:“現(xiàn)代摩比斯將在內部芯片開發(fā)計劃中發(fā)揮核心作用?!币簿褪钦f,現(xiàn)代汽車和現(xiàn)代摩比斯將聯(lián)手推進芯片研發(fā)。
可以預見的是,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和半導體廠商開展“一對一”或“一對多”合作,從而實現(xiàn)互利共贏,搶奪電動化、智能化汽車時代的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