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月
「鐳射財經(jīng)」獲悉,支付寶重新上線了打借條服務,用戶可以使用借條(信任牽)生成電子借條,向熟人發(fā)起借款。借條可根據(jù)用戶提交及確認的借款信息,為用戶提供相應借條電子簽約、電子簽名及電子證據(jù)保存的信息技術服務。
目前,支付寶借條已簽約近百萬次,單筆最高額度10萬,借款用途包含購房、購車、裝修、日常生產(chǎn)經(jīng)營及其他。租房合同功能尚未開放。
早在2015年,支付寶發(fā)布9.0版本時,就上線了借條功能,不久后又推出補借條功能,實現(xiàn)線下借條線上補。彼時,支付寶借條以熟人借貸、還錢提醒、到期自動還款等服務優(yōu)勢,引起市場關注。“用支付寶打借條”,成為民間借貸一股潮流。
就在官方猛推、用戶瘋狂涌入之時,2016年4月,支付寶借條突然下線了。支付寶借條上線不到一年,詐騙團伙利用它騙取了不少支付寶用戶的錢財,甚至在借條下線后,借條用戶維權風波不斷。
如今借條回歸,支付寶也變得更加審慎。借條僅是信息存證平臺。支付寶表示,借條僅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不介入具體借款行為,無法確保出借人按約交付借款、借款人按時還款,也不承諾參與還款或追款。這也就是說,支付寶借條不會幫助出借人劃扣借款人的支付寶余額及綁定的銀行卡余額。
螞蟻鏈提供存證服務,信息不可篡改。如果邀約方指定通過可信聯(lián)盟鏈對電子合同進行存證的,將由螞蟻區(qū)塊鏈提供可信存證相關服務。支付寶向螞蟻鏈同步簽約當事人身份信息、合同文件名稱、簽約時間等信息,以便螞蟻鏈加密轉化并上傳至螞蟻鏈平臺進行存證。
支付寶還提到,依法成立生效的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借條在本質上是電子借款合同,是《民法典》《電子簽名法》認可的合同形式。用戶在支付寶打借條前,需要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平臺會對信息進行驗證。
去年七月份,騰訊電子簽上線了一個名叫“小借條”的產(chǎn)品,這個服務在本質上也是電子借條,用戶能通過它打借條、打欠條。騰訊電子簽與支付寶均扮演電子合同存證角色。
利率方面,支付寶借條模板限定了用戶約定的利率上限,上限依《民間借貸司法解釋(2020)》制定。當前支付寶借條的年利率范圍上限為12%,與騰訊的小借條利率上限一致,低于現(xiàn)行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
借條服務費用方面,支付寶在借條服務協(xié)議中提到,在用戶使用借條服務發(fā)起簽約時,支付寶有權收取服務費用。支付寶擁有制定及調整服務費的權利,亦能從支付寶賬戶余額或其他資產(chǎn)中直接扣除服務費用。
支付寶借條現(xiàn)在個人借款合同免費用,騰訊小借條也是免費使用,未來借條的用戶體量足夠大、功能完善后,不排除豐富服務鏈條,向用戶收取相關服務費。
民間借貸市場廣闊,借貸服務線上化成為主流,服務熟人間借貸的借條商業(yè)模式也會迎來更加多元化的玩家。除了借貸寶等老牌玩家,騰訊、支付寶等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也相繼入場。
從服務內容看,依托電子簽技術和區(qū)塊鏈技術的電子借條,與P2P網(wǎng)貸相比存在本質上的不同,前者只是一個借貸信息存證和還款提醒服務平臺,并未設資金池,不具備信用中介角色,也不參與資金分配。
不過,流量、資金、活躍度達到節(jié)點時,借條也不失為巨頭流量變現(xiàn)的一個好生意。